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终端包括:壳体,包括底壳与盖体,盖体盖合在底壳上,盖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位于底壳上的主板,主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部分与主板的第一区域相对,第二部分与主板的第二区域相对,第三部分与主板的第三区域相对,第二部分距主板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距主板的距离;位于主板第一区域上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与物联网卡单元,以及与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连接的域名解析器;位于主板第二区域上且与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物联网卡单元均连接的中心处理单元;与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电压处理单元位于主板第三区域上的双供电单元。
公开号:CN214338138U
申请号:CN202120171957.8U
申请日:2021-01-2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洪;赵树海
申请人:Chongqing Lecheng Jiy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4W88-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
[n0002]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是物联网 (IOn)领域新兴的技术,其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NB-IOT一般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千赫兹)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 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网络,其具有低部署成本、平滑升级的特点。
[n0003] 相关技术提供的NB-IOT传输终端包括主控中心以及分别与主控中心连接的通讯模组、定位模块和传感控制模块。主控中心为M32 ARM CPU芯片。
[n0004] 设计人发现相关技术提供的NB-IOT传输终端通用性较差,用户使用体验差。
[n0005] 为了解决NB-IOT传输终端通用性较差,用户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
[n0006]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n0007]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NB-IOT传输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n0008] 壳体,包括底壳与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盖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
[n0009] 位于所述底壳上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主板的第一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主板的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主板的第三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距所述主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距所述主板的距离;
[n0010] 位于所述主板第一区域上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与物联网卡单元,以及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连接的域名解析器;
[n0011] 位于所述主板第二区域上且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所述物联网卡单元均连接的中心处理单元;
[n0012] 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的电压处理单元
[n0013] 位于所述主板第三区域上的双供电单元。
[n0014]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处理单元包括相连的电源转换单元与降压输出单元,所述降压输出单元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
[n0015]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双供电单元包括在所述主板的第三区域依次分布的高电压接入部与普通电压接入部;
[n0016] 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包括通讯传输接入部6;
[n0017] 所述高电压接入部与所述电压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普通电压接入部、所述通讯传输接入部6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
[n0018]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第一区域上的增益天线,所述增益天线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连接;
[n0019] 优选的,所述增益天线为四频增益天线;
[n0020]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第一部分上具有天线延伸孔,所述增益天线通过所述天线延伸孔向外延伸。
[n0021]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第一区域上的通讯指示单元8,所述通讯指示单元8位于所述物联网卡单元与所述电源转换单元之间,所述通讯指示单元8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连接。
[n0022]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第三部分上具有开口,所述高电压接入部、所述普通电压接入部与所述通讯传输接入部6位于所述开口处。
[n0023]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为MCU处理器。
[n0024]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第二部分上具有多个散热孔。
[n0025]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第二部分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底壳上的投影面积不同。
[n0026]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NB-IOT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传输终端。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降低了传输终端的制作成本,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改变壳体的大小,通用性好,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n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n0031] 其中:100、壳体;101、底壳;102、盖体;1021、第一部分;1022、第二部分;1023、第三部分;103、主板;1、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2、物联网卡单元;3、中心处理单元;4、电压处理单元;5、双供电单元; 51、高电压接入部;52、普通电压接入部;6、通讯传输接入部;7、增益天线;8、通讯指示单元;9、散热孔。
[n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其主要保护的是支持实现相应功能的整体硬件功能平台的硬件结构及其连接关系,而且其中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模块单元均能够对应实际已知的硬件设备或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拓扑连接结构以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的改进是存在的,并非仅仅依赖于计算机控制软件,且并非属于仅仅执行控制软件或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仅仅利用这些模块和单元所涉及的实际已知的硬件设备或者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计算机程序即可实现相应功能。
[n0034]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B-IO T传输终端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壳体100,包括底壳101与盖体 102,盖体102盖合在底壳101上,盖体10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 1021、第二部分1022与第三部分1023;位于底壳101上的主板103,主板10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部分 1021与主板103的第一区域相对,第二部分1022与主板103的第二区域相对,第三部分1023与主板103的第三区域相对,第二部分1022距主板103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距主板103的距离;位于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与物联网卡单元2,以及与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连接的域名解析器;位于主板103第二区域上且与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物联网卡单元2均连接的中心处理单元3;位于主板103第三区域上且与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的电压处理单元4;位于主板103第三区域上的双供电单元5。
[n00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通过中心处理单元3中的格式转换算法提高了数据信息处理速率及准确度,更加精准的采集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将数据帧转换成符合NB-IOT总线协议或其它通信协议的格式,增加了传输终端运行的稳定性,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线长距离低功耗数据传输功能;通过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可以覆盖全球主流通讯频段,可以实现多频段的通讯,并且通过域名解析器使得传输终端具有域名解析功能,能够确保即使IP地址发生变化,传输终端也能正常工作;中心处理单元3具有心跳包机制和注册包机制,使整个传输终端运行网络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数据的透明传输,有效减少了数据丢包,数据冲突串行等问题;通过电压处理单元4将高电压转化为传输终端可用的电压并传递给中心处理单元3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双供电单元5与外部电压或电流终端连接,保证传输终端的正常工作。基于盖体10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与第三部分1023,第一部分 1021与主板103的第一区域相对,第二部分1022与主板103的第二区域相对,第三部分1023与主板103的第三区域相对,第二部分1022距主板103的距离大于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距主板103的距离,一方面,可以为体积较大的中心处理单元3与电源模块提供足够大的容纳空间,另一方面减小了不需要占用较大体积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物联网卡单元2以及域名解析器的空间占用率,降低了传输终端的制作成本,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改变壳体100的大小,通用性好,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n003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作为一种示例,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例如智能血压仪、智能药盒、老人儿童定位或宠物监管等,也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例如电梯物联网、能耗分项计量、中央空调监管、水箱监管或环境监管等;也可应用于智能商圈领域,例如智能POS机,自动售货机、智能快递柜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应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领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会导致传输中断的大小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设置传输终端的大小,作为一种示例,当应用于手表可穿戴设备中时,可以设置传输终端的体积较小,以与应用的设备相适配。
[n0037]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底壳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盖体 102上设置有与该多个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底壳101与盖体102通过螺栓连接。
[n0038]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为TTL (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通讯模式,配备多频段例如B1、B2、B3、B5、B8、B20频段的通讯连方式。作为一种示例,B3频段的频率上行1710MHz-1785MHz,下行1805 MHz-1880MHz,由于上述频段均为国际通用频段,其频率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查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n0039]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电压处理单元4包括相连的电源转换单元与降压输出单元,所述降压输出单元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
[n004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终端可能应用于电压较高的领域,此时就需要将高电压,例如220V高电压转化为24V的低电压,即需要将电压转化为传输终端的安全工作电压,然后通过降压输出单元输出给中心处理单元3进行数据处理后完成数据的传输。
[n0041]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双供电单元5包括在主板103的第三区域依次分布的高电压接入部51、普通电压接入部52;
[n0042] 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包括通讯传输接入部6;
[n0043] 高电压接入部51与所述电压处理单元4连接,普通电压接入部52、通讯传输接入部6与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
[n0044] 通过设置双供电单元5,将需要进行电源模式转化单元进行的高电压,例如市电电压,通过高电压接入部51转换为安全电压后经过降压输出单元传递至中心处理单元3进行处理和传输。将不需要进行转换的安全工作电压直接通过普通电压接入部52传输至中心处理单元3,如此,对电压进行分流处理,提高了电压传输的效率。
[n0045]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位于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增益天线7,增益天线7与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连接;
[n0046] 优选的,增益天线7为四频增益天线。
[n0047] 增益是指定方向上的最大辐射强度和天线最大辐射强度的比值,即天线功率放大倍数。在一般情况下,增益的强弱将干扰到天线辐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能力。在无线网络应用中,天线分为点对点应用、点对多点应用两种,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选购不同类型的无线天线,使无线信号能够顺利地被各个无线设备接收和发送。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四频增益天线有效扩大的信号接收距离及范围,确保监控终端在信号较弱的竖井及地下室内也能顺利使用。
[n0048]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盖体102的第一部分1021上具有天线延伸孔,增益天线7通过天线延伸孔向外延伸。
[n0049] 可以理解的是,天线延伸孔的大小与增益天线7的大小相适配。天线延伸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在盖体102第一部分1021的任一位置,只要不影响传输终端在应用终端中的使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n0050]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位于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通讯指示单元8,通讯指示单元8位于物联网卡单元2与电源转换单元之间,通讯指示单元8与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作为一种示例,通讯指示单元8可以为指示灯,
[n0051]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盖体102的第三部分1023上具有开口,高电压接入部51、普通电压接入部52与通讯传输接入部6位于开口处。
[n005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高电压接入部51、普通电压接入部52与通讯传输接入部6需要与应用终端连接,因此通过在盖体102的第三部分 1023设置开口,将高电压接入部51、普通电压接入部52与通讯传输接入部6设置在该开口处,方便与外部应用终端连接。开口的大小与高电压接入部51、普通电压接入部52与通讯传输接入部6的大小相适配,以保证传输终端的整体强度。
[n0053]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不同。
[n005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换单元、MCU处理器均位于主板103 的第二区域,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与主板103的第二区域相对,因此通过设置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以保证盖体102 内电源转换单元与MCU处理器的正常放置和正常工作。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主板103上设置部件结构的不同,因此主板103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大小也不相同,即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在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不同。
[n0055]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中心处理单元3为MCU处理器。
[n00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心处理单元3为MCU处理器,其中MCU 处理器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处理器,提高了数据信息处理速率及准确度,处理器植入特殊格式转换算法,更加精准的采集数据,将数据帧转换成符合NB-IOT总线协议或其它通信协议的格式,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n0057]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上具有多个散热孔9。
[n0058] 进一步地,多个散热孔9可以设置在盖体102第二部分1022与第一部分1021、第三部分1023相邻的一面上,通过设置散热孔9对盖体 102内的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降低传输终端运行的温度,保证传输终端正常运行。
[n0059]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讯传输接入部6包括RS232、RS422、RS485或SPABUS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口的种类不限于此。
[n0060]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物联网卡单元2包括物联网卡卡槽,该卡槽兼容多种SIM卡,包括usim流量卡、APN专网卡和物联网卡等。
[n006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卡卡槽具有自弹出功能和防反插功能,支持国内大部分运营商的物联网卡,通用性强,用户体验良好。
[n0062]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B-IOT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传输终端。
[n006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B-IOT传输系统基于采用了上述传输终端,降低了传输终端的制作成本,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改变壳体100的大小,通用性好,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n006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壳体(100),包括底壳(101)与盖体(102),所述盖体(102)盖合在所述底壳(101)上,所述盖体(10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021)、第二部分(1022)与第三部分(1023);
位于所述底壳(101)上的主板(103),所述主板(10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部分(1021)与所述主板(103)的第一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1022)与所述主板(103)的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第三部分(1023)与所述主板(103)的第三区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1022)距所述主板(103)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部分(1021)、所述第二部分(1022)距所述主板(103)的距离;
位于所述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与物联网卡单元(2),以及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连接的域名解析器;
位于所述主板(103)第二区域上且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所述物联网卡单元(2)均连接的中心处理单元(3);
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的电压处理单元(4)
位于所述主板(103)第三区域上的双供电单元(5)。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处理单元(4)包括相连的电源转换单元与降压输出单元,所述降压输出单元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供电单元(5)包括在所述主板(103)的第三区域依次分布的高电压接入部(51)与普通电压接入部(52);
所述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通讯传输接入部(6);
所述高电压接入部(51)与所述电压处理单元(4)连接,所述普通电压接入部(52)、所述通讯传输接入部(6)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增益天线(7),所述增益天线(7)与所述多频段无线通讯模组(1)连接;
所述增益天线(7)为四频增益天线;
所述盖体(102)的第一部分(1021)上具有天线延伸孔,所述增益天线(7)通过所述天线延伸孔向外延伸。
[000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B-IOT传输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103)第一区域上的通讯指示单元(8),所述通讯指示单元(8)位于所述物联网卡单元(2)与所述电源转换单元之间,所述通讯指示单元(8)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连接。
[000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2)的第三部分(1023)上具有开口,所述高电压接入部(51)、所述普通电压接入部(52)与所述通讯传输接入部(6)位于所述开口处。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单元(3)为MCU处理器。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上具有多个散热孔(9)。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2)的第二部分(1022)在所述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部分(1021)、所述第二部分(1022)在所述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一部分(1021)、所述第二部分(1022)在所述底壳(101)上的投影面积不同。
[0010] 10.一种NB-IOT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NB-IOT传输终端。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3123247U|2006-07-06|多数のフィード点を有する組合せアンテナ
SE0004724D0|2000-12-20|Antenna device
CN103001659A|2013-03-27|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套件装置
CN104378460A|2015-02-25|无线装置及其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
EP3764550A1|2021-01-13|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14338138U|2021-10-01|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
CN208140941U|2018-11-23|一种车载高精度定位装置
CN210143121U|2020-03-13|一种wifi终端的侦测定位设备
CN204269828U|2015-04-15|超薄型低功耗北斗rdss模块
CN201733439U|2011-02-02|基于手机网络的无线通讯数据传输设备
CN204269829U|2015-04-15|超小型化低功耗北斗rdss模块贴片
CN210811708U|2020-06-23|动物实验操作台集中控制机构
CN208939954U|2019-06-04|一种蓝牙通信装置
CN204269833U|2015-04-15|北斗、gps多模导航通信模块
CN204131740U|2015-01-28|智能接入终端
CN210377452U|2020-04-21|一种电台专用的数据转接盒
CN210927985U|2020-07-03|一种计量自动化终端通信模组
CN211720754U|2020-10-20|一种窄带物联网的低成本网关
CN210745143U|2020-06-12|Lga封装的5g通讯模组
CN214675198U|2021-11-09|多频段无线扩展器和wifi通信系统
CN110635227B|2021-04-16|一种基于手机金属外框的线性rdss天线
CN212011248U|2020-11-24|用于车载智能终端的天线
CN210120553U|2020-02-28|一种应用于t-box系统的天线组件
CN213023991U|2021-04-20|通信装置和追踪器
CN211063630U|2020-07-21|一种4g全网路由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71957.8U|CN214338138U|2021-01-21|2021-01-21|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CN202120171957.8U| CN214338138U|2021-01-21|2021-01-21|一种nb-iot传输终端及系统|
[返回顶部]